剧本杀怎么玩“常见的推理案件手法”识别一切
编辑:未知 时间:2021-04-07 点击:
在柯南和金田一的一些凶案中,为了使手法用的工具显得不那么突兀,凶手往往会把现场布满这类物品以掩盖不寻常。
类似的还有凶手为了掩盖作案后遗留在自己身上某处痕迹,设置一些突发事件让大家都留有这种痕迹,或者直接把自己全身都搞成这种痕迹。
在剧本中可能一句轻描淡写的整体描述却掩盖一个特殊状态。
这种诡计往往是盘手法的一个切入点,就像动画片中的主角时常会思考:
“凶手之所以要把现场布置成这样是为了掩盖什么呢?”
从他人视角来认清自己
我们在向新人介绍剧本杀玩法时常会说到“多分享自己的信息,多了解他人的故事”。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硬核本首先要盘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我们除了分享自己信息外,还要听在他人视角里我们是什么样的。
各类叙述性诡计的灵活运用已经能做到让玩家“当局者迷”,使得我们读自己的剧本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不论是小剧场、线索还是他人剧本中,都有可能透露出“我并不完全了解我自己”。
No.8
留意同时发生的“巧合”
同时发生的事件有时只为了烘托一些戏剧性效果,但在偏推理的剧情中,尤其涉及到时间点的人物行为,是很有可能推理出额外信息的。
为了避免描述太过明显,一些同时发生的事件会被拆分在几个角色的视角里,需要玩家对时间点保持敏感,才能在听取他人叙述时,找出那些“巧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A的视角中,C在10:00给一个熟人拨电话,B在另外一个地方在10:00看到D接到了电话。
这或许是个巧合,但我们可以把“D就是C的熟人,且在案发前的10:00通过电话”作为一种可能性了。
心理暗示
经常看《金田一事件簿》的玩家可能会注意,有些不在场证明并不是凶手在行凶时做的,而是在很早之前用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让他人默认了一种设定。
一些惊艳的硬核本也是如此。
玩家很可能从某刻开始被种植了心理暗示,不知不觉接受一种事后想来不太合理的设定,从而影响到对凶案的判断和对故事的还原。
我玩过的硬核本里下套方式五花八门,下套时机也不同。
有在线索卡下套的,有在小剧场下套的,有在第一幕下套的,有在开篇破冰游戏中下套的,甚至最“过分”的还有在主持人开口第一句话下套的。
有水必有冰
当我们看到地上有摊水,首先要联想到冰。
为什么要把这个手法单独拎出来讲?因为太经典了!
我至少在7个本里遇见过用冰搞事情的,冰的使用也经常在柯南案件中出现,比如偶像密室杀人事件用冰做放刀的支点,比如烹饪教室杀人事件中用冰做延时关灯。
除了用冰以外,类似还有用火、水溶性泡沫等物体做延时。
当然现在的硬核本都不会满足于把地上一滩水来作为最核心的推理点。
作者会对这类谜面加工,比如凶手找机会在有水的地方洒上其他液体,来掩盖水的存在。
写在最后
如今越来越多优秀的硬核本出现,对我们菠萝头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每次我脑中带着这套不断增长的“讲义”去打本,依然能被作者们不断创新的诡计刷新认知。
有些本里,只用一句简单的对话却指向了惊艳的诡计;有些本里,只用一个朴素的谜底却能解开华丽谜面的面纱;有些本里,一个寻常的故事,却包裹着重重叠加的真相。
与其说这是套讲义,不如说是我玩推理本经历的总结,这里面记录了我和队友们与作者斗智斗勇的过程。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