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

当前位置: 主页 > 剧本杀学院 > 操作指南 > >

当下热门剧本杀游戏,深受年轻群体喜欢,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1-11-14
来源:未知

  将军、间谍、科学怪人,在不同的剧本杀游戏中有着不同的背景和角色,你可以早上还是唱念做打的民国戏子,下午就变成念着“阿瓦达索命”的魔法师。
 
  对比波澜不起的现实生活,这种经历无疑是充满吸引力的。而这,也许也是无数年轻人喜欢剧本杀的原因。
 
  无数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组队玩本、分享剧本杀技巧,以及,吐槽奇葩经历。由于剧本杀的体验感受剧本、DM、同场玩家等多因素影响,所以每场游戏并不一定有正面的体验。
 
  在知乎上的问题“你们玩剧本杀时遇到过什么让人崩溃的经历?”回答高达298条:“对面的女的不认真读本就算了,坐了半小时后居然开始打王者荣耀!”
 
  “好烦,游戏时一个猥琐男一直在搭讪另一个小姐姐。”
 
  “不懂这个本为什么这么火,全是大段感情描述,玩起来体验感很差。”
 
  “求求店家换个DM吧!对词面无表情就算了,居然漏了线索,直接差评!”
 
  大家痛斥游戏中遇到的奇葩,可即使如此,仍然有剧本杀的忠实爱好者前赴后继的加入这场游戏,哪怕并不算便宜的门票换来的只是一场空。
 
  那么,剧本杀是凭什么吸引了这么多年轻人的爱呢?
 
  这届年轻人真的很戏精,“剧本杀”又称为“谋杀之谜”,是推理社交类游戏的统称。玩家以剧本为基础,掌握角色的故事信息,在与其他玩家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梳理线索、搜集证据,最终票选出真正的凶手。
 
  其游戏雏形大致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备受欢迎的派对游戏——JuryBox(陪审团),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英国音乐家安东尼·欧内斯特·普拉特申请专利的推理游戏“MurderMystery(谋杀之谜)”,后更名为“Cluedo(线索)”。后来随着游戏机制的逐渐完善,发展成今天的剧本杀。
 
  随着2016年《明星大侦探》将剧本杀这种游戏形式带到大家眼前,市场的热情逐步被引燃,各种推理馆、《我是谜》《剧本杀》、推理大师等线上线下游戏方式出现,使玩家不管多少人、喜欢什么风格、预算多少都能够快速加入这场游戏。
 
  2020年,剧本杀被市场分析员称为社交游戏的下一个“风口”。根据天眼查“年味大数据”显示,全国新增剧本杀相关企业超3100家,同比增长63%。线下门店更是由年初的2400家急剧增加到30000家。
 
  即使市场如此火热,没有体验过的朋友还是会觉得奇怪,这些玩家像戏精一样演绎离奇的故事,解密并不存在的杀人案,不觉得尴尬么?剧本杀是真的有那么好玩么?
 
  可爱玩的人会说,剧本杀满足了他所有关于影视作品的想象,并且是以参与的方式。
剧本杀游戏
  在这场游戏里,大家用超出路人想象力的努力去融入这个故事,让人感叹世界的参差。
 
  1、言行与角色一致是基本法
 
  在游戏中难免抽到异性角色,但某些男孩子仿佛打开异世界的大门,扮演大家闺秀还能好好做个人,但一旦拿到了花魁的角色就完全无法克制住自己放荡不羁的灵魂了。难怪有大佬曾说女装只有0次和无数次。
 
  2、五彩斑斓的道具是加分项
 
  为了符合角色的身份,各种道具自然也少不了,为了证明自己富可敌国,玩家可以直接掏出他的24K纯塑料金项链,顺带抖出淘宝买的一串豪车钥匙。如果不是塑料感太重了,都会忍不住怀疑真的有“在逃公主”参与这场普通人的游戏呢。
 
  3、旁门左路如背景乐也可以独领风骚
 
  还有的玩家,另辟蹊径,为了增强自己证词的说服力,先是一本正经的掏出了手机,然后毫不犹豫的播放了名侦探柯南的BGM,再缓缓道来故事线。
 
  玩家这么努力,商家也不容小觑。到轮船、公交车上玩都已经落入俗套,据说深圳有个恐怖本,店家半夜把一车玩家拉到小岛上的废弃医院去进行剧情,让人听了都双腿发软。
 
  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就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只是在扮演自己想象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扮演都是符合社会期待,但每个人都有奇奇怪怪的想象,以及关于这些想象的扮演欲。
 
  出于原始的“戏精”的欲望,从店家到玩家,从故事到道具、言行、服装甚至BGM,剧本杀的参与者都竭尽全力的构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
 
  剧本杀让舞台低门槛化,让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表演欲得到满足。
 
  

剧本杀复盘
剧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