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剧本杀?
编辑:未知 时间:2020-08-29 点击:
受疫情影响,大家都闲在家里,剧本杀成了这期间最火的娱乐方式之一。
在玩了十来场以后,我发现这是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信息游戏,有必要拿出来拆解讨论一下。
既然是信息游戏,要找到真凶本质上就是三个步骤:基础假设,信息发散,信息收敛。
基础假设
游戏形式的限制,决定了案情不能过于复杂,否则游戏时间过长,且影响大多数人的游戏体验;剧本不适合设置随机性的事件,否则会降低推理的乐趣。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做三个基础假设:
每个案件只会有1个真实凶手
案件均为谋杀,凶手必须要有明确的动机才会去杀人
线索中给出的客观描述不可推翻,嫌疑人的主观表述仅供参考
信息发散
信息发散,也就是收集信息。一开始,每个玩家都只掌握了主观且零碎的信息,就像是盲人摸象,各持一词。
这时,小伙伴们需要通过沟通将各自的零碎信息拼凑起来,建立共享的信息池,消除信息不对称,并以此作为下一步收敛的依据。这部分考察的主要是对剧本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一开始,先确定一个主持秩序的人,由ta来安排发言顺序,确保发言者在表述过程中不被打断,以保证沟通效率。
在多案件剧本的推理过程中,主持人要注意维护好秩序,按照案件的发生顺序一个个分析,结束案件1再进入案件2,防止信息混乱和过载,导致玩家精力不集中和高消耗,游戏体验不好。
2、如果你不是凶手,务必在第一时间把不影响支线任务的私有信息全部公开,不要遮掩。
3、涉及到重要信息,比如时间,人物关系,物品归属和特征描述时,发言者应降低语速,其他人应做好笔记,理清物品归属,人物关系和历史时间线,尽可能还原故事背景。
4、重点询问案发前最后一个接触死者的人和案发后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
信息收敛
信息收敛,也就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理,主要分为三步:
此举,根据杀人动机,确定嫌疑人范围。
排除,根据不在场证明,缩小嫌疑人范围。
判定,根据直接证据,确定凶手。
此举,根据杀人动机确定嫌疑人范围。
动机是行凶的必要条件,分为以下四种:
1、复仇
通常是为恋人或直系亲属的死亡复仇。
剧本《谁杀死了知更鸟》中的白传书,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就开始筹划为喜欢的女生罗知鸣报仇,将当年强奸并杀害罗的班长,帮凶小佟,欺负罗的小齐,知情但不作为的班主任,吃人血馒头的余同学约到一起,并根据他们的行为撰写了死亡信条,制造仪式感以增强复仇的意义。
复仇案件的关键点在于理清隐藏的人物关系,尤其是地下情人,暗恋对象和私生子,对于死者的生日和死亡时间要记录清楚,因为此类案件通常发生在祭日。
2、利益
主要包括遗产继承和遭遇勒索。在遗产继承案中,如果A是得了绝症的富豪,BCDE是A的子女,A的遗嘱如果是年长者继承,而BC离奇死亡,则D的作案动机很大。
勒索则包括金钱勒索和情感勒索,在金钱勒索案中,死者通常是屡次勒索,而凶手感觉死者贪得无厌。
在情感勒索案中,死者通常是小三,威胁凶手要曝光地下恋情,凶手为了维护和正房的关系而行凶,因为正房家底厚实且对凶手的事业帮助很大。
3、纠葛
主要包括情杀和羞辱。情杀案中,死者有确定的恋人,凶手求而不得则杀之;而羞辱案中,凶手通常是死者的长期打压对象。
4、发泄
这类凶手通常有童年阴影或者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后面经过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必须靠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一旦停药病症就会复发,性格敏感,疑神疑鬼,严重者甚至人格分裂,白天一个样,晚上一个样,就像《搏击俱乐部》里的jack,主人格传统守旧,遭遇中年危机,被生活压抑。
而副人格暴力偏激,不被社会规则约束,且两个人格之间不共享记忆。此类凶杀看似无目的,实则则动机是发泄情绪,他们的杀人目标虽然泛化,但依然有迹可循--只有特定的环境会才会激发他们的应激反应。
比如剧本《泯灭》中幼年的凶手和母亲长期受酒鬼父亲虐待,在一次父亲家暴母亲后将父亲杀死后逃离,由于父亲生前总带着大金链子,因凶手一看到金色的首饰就会诱发其潜意识深处的杀人情绪。
障眼法:值得注意的是,凶手有时会利用信仰和恐惧来掩盖杀人动机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